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课例案例评比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促进学习型课堂文化的建设,推动目标导引下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拟开展第一轮次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与课例评选活动。内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与、教学过程等内容进行课堂观察与思考。时间截止到12月4日。
本次案例与课例写作,最好能联系课堂文化(内涵、建构策略等内容),确保有理念高度。也可寻找其他教学理论作为支撑。以下为参考材料
一、 课堂文化与学习内涵的阐述
⑴学习:学习是“构筑世界”、“构筑伙伴”、“构筑自身”的实践活动,是能够引起学习者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能技巧、行为方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心理和行为要素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组织发展和个人完善方向发展变化的实践活动。
⑵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广义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因素的总和。狭义是指全体师生所共享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即人文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课堂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学校文化的基础载体,是学校的价值取向在课堂活动中的体现,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行为准则。它的主要要素应该是:课堂环境与氛围;学校、班级、学科教学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教师、学生的各自的角色定位与关系;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教与学的方式策略、手段、实施过程和评价标准等。
⑶学习型课堂文化:借鉴学习型组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定义为:在学习型课堂,师生共同组成优秀的学习团队,有着高尚而且正确的学习价值和追求目标,通过共同学习,培养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充分发挥生命的潜力,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结合现代学习观、课程观的理念,更细化地说:课堂的目标是师生一致并且共享的,应具有催人奋进和实现梦想的动力;学习的环境和气氛高雅而且愉悦,课堂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师生长时间学校生活的心灵的归宿地;良好的课堂规范虽然是静态的,但鼓励和保证着学习氛围的浓郁和发展;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课堂教学形式与课堂内容和谐一致,科学而文明;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氛围中对话与思想碰撞,如一个熔炉,互相淬炼和熏陶,使身处其中的师生由共享走向共同成长;活动中有师生、生生之间外显行为的互动,更有内在的心灵互动,使文化油然而生,自然弥漫于课堂之内;学习的过程不是过份功利性的期望,而是愉快、从容地分享和创造。
二、建构“学习型”课堂文化的初步策略:
1、必须以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为基础,提升教师的素质
2、共建、共享引领教师和学生进步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3、改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追求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效能。
4、重视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思维品质的优化,注意从反思中学习。
5、重视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手段的创新。
6、营造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教学氛围。
三、参考案例二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