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育研究 -> 正文

回归语言的本质

来源: 作者:周枫 发布时间:2015-06-18 浏览次数:


回归语言的本质

——“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论坛发言

作为一名三年内新教师,第一年工作的时候总是先备课堂内容,然后为了应付检查会抄写现成教案上的教学目标或套用一些空洞的目标,偶尔有时间才会自己尝试写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第二年,学校开展了“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同时自己身处高一与高三这样一个衔接的高二年级,自己也在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开展有效教学。个人认为有效教学应是教师实实在在的课堂目标,而非只是部门硬性要求。经过阶段性的尝试,个人发现,目标明确和目标导引下的课堂是学生和老师都喜欢的课堂,是学生多操练老师多引导的课堂,真正能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提升并维持语言兴趣的好办法。为此,真心感谢组内蔡晓英老师、韦娟娣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们在几次试上课过程中以及平时常态课中给我提出的很多宝贵修改和调整意见,让课堂更好的呈现,并收到了预定效果。

以此次堰桥高中词汇教学交流课为例,本次我上课的内容是教研员本学年新提倡的单元词汇教学,印象中在我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的课程。我的教学目标是:By the end of this period,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pronounce most of the new words

2) fill in the blanks by using some of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word list

3) apply word formation to practical use

4) employ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finish

a short passage.

教学目标定位是在学生熟悉整个单元单词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并能把本课所学重点词汇运用到写作当中,最后到讲台前以演讲形式呈现。堰桥本校两位老师与我共同进行同课异构,三堂课都着力体现情境教学,尤老师的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料创设情境,许老师围绕单元主题,以讲述音乐人为主线把本单元的词汇串联起来,而我则是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大语境中又融入各种小语境来导入词汇,并对一些重点词汇做了深入的练习。可以说三位老师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首先,本人教学目标的续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层次与实际能力等情况。经过提前了解,得知上课班级为堰桥高中最强的两个理科班之一,因而对课堂节奏和容量做到了心中有数,上课下来与预期相当,甚至好于试上的两节课。教材处理上选择直击重点,选择最常用的词汇进行重点攻破,并以自身志愿者经历的大语境串联起本课重点词汇。每个词汇后又配套相应习题,以操练试图让学生尽快巩固所学。而习题的选择既考虑是本单元出现的和新授词汇,也考虑渗透一些相关词汇,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新旧知识联系、辨析运用。课堂呈现比在自己学校上课效果好很多,学生配合度极高,课堂听课习惯好。

经过本次单元词汇课的教学,基于本校近2000份问卷与复旦部分报送外国语专业学生的反馈,个人觉得对于牛津高中英语必修一到选修八单元中部分单元,比如本单元音乐,M5U1,M2U3与M9,M10,M11等,单元词汇教学或许比现有纯粹语言点教学更受老师和学生欢迎,能够真正突出课堂重难点,学生得以掌握有限重点词,并到达拓展相关词汇的有效教学目标。

最后,围绕这堂课的目标实现,主要反思以下方面:

1、语言点串联的大语境脱离本单元大主题音乐而另起炉灶选用志愿者经历

与课文相关度不大。虽然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

2、语言点之间,幻灯片衔接串联语有待进一步锤炼,使得过度更加自然。

3、语篇输入较少,学生思考内化时间较少

4、课堂配套学案

以上便是我的几点体会。作为一个老新手,对于教学的许多方面也还在摸索学习当中,希望能够在前辈们的帮助下继续努力,获得更加扎实的成长。如有不当之处欢迎直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