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玉祁高中语文工作室成员在方明楼三楼会议室展开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中,朱晓宇老师向工作室成员推荐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一书,并对该书的核心理念和部分章节进行了介绍。
活动第一环节,了解李泽厚美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并对其美学主张与朱光潜、蔡仪等美学家进行了区分。明确了李泽厚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为基础,从“自然人化”出发,同时借鉴克里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和荣格“集体无意识”等学说的美学观。并把《美的历程》和王国维传统诗话形式的《人间词话》、宗白华焦点式的论著《美学散步》进行比对,从而看出《美的历程》是一部以美学观把审美、艺术和整个历史进程有机结合起来的论著。
活动第二环节,概要介绍《美的历程》一书中的内容。从“龙飞凤舞”和“青铜饕餮”两个篇章中,可以深刻体会到李泽厚先生美来自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在早期宗法社会中统治者权威、力量象征的“有意味形式”随着社会进步从“实用”走向真正的“审美”领域;先秦理性的儒道互补原则在中国建筑方正的殿宇(儒)和自由赏玩(道)的园林建筑理念中得到了体现。汉代的雄健气势和古拙风格以及汉大赋的“铺陈百事”,体现了文化由敬畏演变为青少年时期对世界的热情和赞叹阶段;到了魏晋,社会的动荡、儒家因果一致思想与现实强烈的矛盾冲突等致使人们开始关注人的自身。进而文化中有了真正人的主体和文的自觉。“死生亦大矣”、“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透露了看似悲观、颓废实则充满对人生、生命强烈欲求的审美转变。
本次学习活动中,各成员老师都表示今后要认真研席经典著作,既丰富阅读体验,又能够提纲挈领串连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