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育研究 -> 正文

“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推进方案

来源: 作者:教学处 发布时间:2014-12-15 浏览次数:


“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推进方案(2014、8)

在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和我校办学质量不断得以提升的大背景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引领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我们将以“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为主题,全面推进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此主题教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为主题,以指向学生的教学目标叙写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研究单位,逐步推进、有序开展主题校本教研活动。

二、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性教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组内的研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教学能力。

4.组织机制。

构建教研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教研制度,使日常教学工作和主题研究,教师专业(梯级教师队伍建设)成长融为一体,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5.创生方法。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大面积提升我校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实施策略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牵头,教学处主持、科训处协助、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落实、教师全面参与的的梯级教研队伍架构。

2.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教学处要组织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习“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推进方案,在方案的构架下形成教研组的阶段性教科研活动计划。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建章立制,严控过程。

在主题教研工作中,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教师要执行以下要求。

(1)各教研组按时制定阶段性教科研活动计划(在教研组工作计划中单列),完成“科校本教研活动安排表”

(2)每月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理论学习(分期理论材料和专题读书活动)。

(3)各教研组长每次按照规定时间、上报研究课课题、预约录播教室,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整理相关材料及时上交。(双周教研组活动半天全部在录播教室,单周备课组活动地点分散,但每学期至少2次在录播教室,需先计划后预约)

(4)教学处、科训处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好巡查课、校级交流等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实施步骤

“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主题教研活动大致可以划分为4各阶段,4个阶段逐层推进,在推进过程中明晰认识、及时反馈、调整研讨周期安排和细部计划。

1.以“指向学生的教学目标叙写”为主题的第一阶段。

2.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学习评价方案,是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以教学目标为导引来设计教学程序,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4.活动总结,成果展示阶段。

目前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研读,厘清当前教学目标叙写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目标叙写中生本地位的落实、初步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处的配套措施有:

(1)在集体备课时,强化教学目标的讨论研究。

(2)倡导在教案撰写时改变教学目标的叙写方式。

(3)在教学常规检查中,突出对教学目标叙写方式的检查,检查结果组内活动时组长加以反馈。

(4)开展目标叙写方式转变交流活动,请教师作经验介绍,对转变前后的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精准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定位的重要意义。

(5)组织校内公开课,开展录像评课活动,针对教学目标定位进行专题研讨。

(6)组织以“目标导引下的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对外公开课,编印公开课简案,促进教研组内对目标叙写方式的研究。

(7)引入“课堂观察”技术,对教学目标的叙写和在课堂教学中以“目标导引教学”的情况进行诊断性分析研究。

教学处、科研培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