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教师发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育研究 -> 正文

教育的美好姿态

来源: 作者:教学处 发布时间:2018-05-23 浏览次数:


小满以至,合欢花开。2018年5月23日上午,玉祁高级中学五名语文教师代表赴江阴青阳中学,参加肖培东老师教学观摩课活动。同时参加活动的还有无锡三中、张渚中学以及江阴其他11所星级高中的部分语文老师。

肖培东,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浙江省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永嘉县上塘中学副校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副会长,中语会课堂优化策略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分会理事,获得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温州市享有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国培计划”教育讲座专家、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首批“名师名校长”导师资源库人选,著有《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等书。

上午,青阳中学殷邦来老师首先带来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不自由,毋宁死》。殷老师带着学生从文本入手,循循善诱,总结出本文写作的三方面特点:思路明晰,中心明确;直面现实,针对性强,以及谦和有礼,使学生获得深入的理解。

接着,肖培东老师剑从斜出,其《奥林匹克精神》一课可谓精彩纷呈。在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以语言为核心”、“以语言活动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品”、“读”、“析”等形式,真正做到了行走在文字深处,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演讲。肖老师非常擅长于“牵一发而动全身”,既着眼于细处,又有大局意识。在第一个环节中,他很巧妙地利用了学生倾听不专注的不足,展示出倾听的要点是:1、不是随意的听,倾听要用心;2、精心倾听,提取关键词,作必要记录。这就是,肖老师在一堂课中善于进行方法论的指导,不仅要教会学生答案是什么,还要教会学生答案是怎么来的。肖老师这堂课的后半段基本都在指导学生如何演讲,学生从怯怯弱弱到最后的跃跃欲试,这中间真是不得不佩服肖老师的“手段”。

上完课的肖老师兴致很高,随及以“如何备课”为主题,展开了一场微讲座。说是讲座,毋宁说是一场思想的碰撞,肖老师感慨地说,语文教学就像《桃花源记》中所写的那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他说,要备得一堂好课,必须关注如下八个方面:文本特征、主旨内涵、语言手法、单元目标、教学聚焦、教学价值最大化以及学情预测。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时,“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并陶醉于其中。”教师要善于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并陶醉于这种咀嚼语文的美好滋味,品味文字的美好情感,这种美好的情感不是一句空话、大话,而能够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文字的深处慢慢欣赏,慢慢领悟。

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都表示今后要多举办、多参加此类活动,既开拓了眼界,又加深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