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心理调适及注意事项
家长也患“考前综合症”?
“高考越来越近了,我心里更是七上八下的,这几天巴不得快点高考,是好是坏也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面对高考,自己的紧张劲儿一点也不比上高三的儿子小,甚至可以用备受煎熬来形容。“现在在家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两口子晚上一躺下,说起高考总没完没了,孩子倒是不觉得什么,学累了就睡,反而自己不行,搞得上班时间精神很不好。”
高考过程中,一些家长之所以会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心理焦虑,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现在的考生家长大都经历了动荡的岁月,吃过想读书没得读的苦,为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与学生相比,家长往往更深刻地意识到高考的“意义”。有的考生家长的生活规律随着孩子的起居饮食而变化,情绪也随着孩子每一次考试的成绩而起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长在孩子高考前难免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
家长们对高考的关注比考生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说,这是高考之外的“第二考场”。现在,离高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考生父母在自己孩子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时,到底最应该做什么,才能真正为考生的心理解压,为他的前程指路,而不至于瞎帮忙、帮倒忙?
1、家长陪读陪考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高考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左右陪着,自己底气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而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
去年万州某考场上,一位女孩没考好,她向记者透露了实情,当时,有一道题不会做,她马上想起在考场外的父母,心里便有一种内疚感,那时大脑一片空白,结果给考砸了。
2、尽力做到帮助孩子正视模拟考试成绩,给予孩子关怀和肯定。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已经考过了模拟考试,由于一、二模都具有摸底味道,所以考试成绩在考生心目中分量特别重。但事实上,很多考生的模拟考并不稳定,考生也因此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考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只要家长能积极轻松地面对问题,孩子多少自然会感受到正面的支持。否则,恶性循环之下,可能会更加严重地打击考生的信心。
3、应急措施要做好。
若家长发现考生身体有不适症状,要及早就医,不要自己乱吃药。对于女考生,家长还要特别注意每月例假在高考期间到来的应急措施。
4、减少、避免家庭冲突与矛盾,避免过激的语言与行为。
如:孩子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是不要盲目责怪,甚至发火。与孩子平静地探讨才可能得到需要的结果。
5、稳定自己的情绪,全面接纳孩子。
考生的考前压力与学校有关,更与家长有关,先从家长入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学生还明显,他们有的变得比平时更加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加亲切,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解决“不安”的办法是家长充分相信孩子,接纳孩子、接受现实,而且是全方位接纳,不能只接纳孩子好的一面,不接纳他们“不好”的一面。孩子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让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的心态平和了,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会减至最低,才能让考生心平气和地去考试。
6、不要过早的和孩子讨论填报什么志愿。
考前及考试这段时间,最好不要与孩子谈论填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以免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而应该鼓励他们踏踏实实地复习,认认真真地应考。根据今年投档时“成绩优先”的原则,高等院校录取是最看重的是考生的实力,所以就目前而言,和孩子一起研究怎样通过复习在高考时多得分才是最现实的。
7、 不要急于摸底。
在以后的模拟考试或高考时,孩子考完每一门出考场后,家长切忌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有没有做不来的题?”这会让孩子原本十分疲惫的神经更加衰弱,心情也大受影响。家长应尽量回避询问与考试内容有关的东西,尽量让孩子的心情放松,可以幽默一些:“哟,战争告一段落了!”让孩子感到家长并未把考试结果看得太重。因此,一场试考后,重要的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去“充电”,去温习课本,而不是缠住摸底。
8、提醒孩子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读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命题专家编的,命题专家要依据考试说明来命题,命题专家是通过考试说明来增大考试的透明度。通过考试说明,找到中等、难题的感觉,找到答案的感觉,编织学习的框架和网络。有的同学有许多参考书,我认为在诸多的参考书里面,唯一有一本是权威的,就是考试说明,把考试说明叫做复习考试的依据,所以考试说明是唯一一本有高考权威的书,一定要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按批出相当的时间认真研读考试说明。
9、提醒孩子整理错误。
改正错误是进步的关键。把过去错过的题整理一下。比如有的是会做做错了,有的是会做,做不到底,一旦要整理错误,而且要分析原因,要非常清晰地把原因整理出来,是概念不清楚?是基础不扎实?是审题马虎?是运算马虎?是时间把握得不好?是心理状态不好?总之,错误要清楚,原因要清楚,而且是要一清二楚。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在高考的时候,把过去犯的错误又犯了一遍,北京四中有许多好学生,他们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整理错误、分析错误。
10、高考前睡不好怎么办?
家长似乎都很关心孩子在考前睡不好觉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现场大学生的解释是,高考前一天睡不着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11、考试期间是否需要午睡?
答:对于高考期间要不要午睡的问题专家建议也不尽相同,事实上是否午睡应该因人而异。如果平时有午睡的习惯,那么考前和考试期间都应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一般小睡半个小时,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样做既能达到使大脑休息的目的,醒来时头脑也会很快清醒。家长可以尽量为考生安排午睡的环境,保证孩子能精力充沛地迎接下午的考试。如果没有条件,尽量安排考生在相对安静的地方闭目养神。
如果学生平时中午没有睡觉习惯,那么可以不要睡午觉。因为上午的考试结束后,考生的兴奋点已启动,如果午睡,兴奋点到下午就要重新启动。这和机器的启动道理是一样的,启启停停,可能不利于下午的考试。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