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对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解决矛盾、融洽感情、增强信赖、提高思想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谈话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也有的谈话则适得其反,一谈就崩,不欢而散,加深成见,激化矛盾。谈话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是否掌握了谈话的技巧,是谈话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谈话技巧:举例)
引导宣泄语:
*“听得出来,你很生气,你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么?”
*“我还不明白,当时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你感到难以启齿,不过你已经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让我们一起来面对,当时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问题对焦语:
*“你是说……”
*“你感到……,是吗?”
挑战语:
*“你感到……,不过,我怎么感到你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是吗?”
*“你前面说……现在又说……,我该怎么理解你的话呢?”
*“别人认为你是这样的,你却认为自己不是这样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呢?”
中断语:
*“对不起,请稍停一下,我想提个问题……”
*“我们已经交谈好一会儿了吧,你感到好些了吗?”
告别语:
*“欢迎你下次再来。”
*“真希望能(继续)听到你的好消息”
(谈话中应尽量少使用一下言语)
指令句
*“这个问题你应该这样看。”
*“这件事你应该这样解决”
否定句:
*“你不应该这样想。”
*“你不应该这么做。”
*“你值得这么伤心,生气吗?”
不理解:
*“啊呀,怎么会这样呢?太可笑了。”
责怪:
*“你怪谁呢?要怪就怪你自己。”
*“谈了这么半天,你怎么就是弄不懂呢?”
绝情:
*“好了,好像我们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我不能只为你一个人服务啊,快点说!”
强加:
*“我要是你,就……”
总之,要使谈话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谈话前的资料收集,掌握全盘状况;
2、切中要害,实话实说;
3、留有余地给对方说话,维护友善态度;
4、用心倾听、观察后,认识对方情绪反应的正负、强弱,引导对方疏导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