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课程教学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教学 -> 教学资讯 -> 正文

情境与“悦读”——谈情境创设在阅读读前活动中的运用

来源: 作者:教学处 发布时间:2016-05-04 浏览次数: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们获取知识,培养阅读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英语阅读读前活动中如何创设情境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探寻阅读的乐趣,为阅读做好知识和情绪上的准备,提出了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情境创设 以情激趣 阅读氛围 竞赛情境 讨论情境 交际情境

一 . 引言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教师普遍重视阅读课的教学,但作为一项综合技能,英语阅读对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及语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又涉及学生本人的兴趣、态度、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因此许多学生不喜欢、厌烦甚至害怕阅读英语文章(徐妍,2009 )。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化阅读教学设计成了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阅读教学活动一般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这三个环节各有其重要功能,缺一不可。其中读前活动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对所阅读主题的兴趣,把他们的注意力、兴奋点从课间活动上转移到课堂阅读中来;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和阅读主题有关的生活体验或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为顺畅地进行课文阅读提供支持;三是认知和理解影响阅读的关键词汇,为深入进行文章阅读扫除障碍。总之读前活动是为阅读课主体部分---读中活动做好充分的知识和情绪上的准备。

为了能有效达成读前活动的教学目标,笔者尝试了在读前活动环节中巧妙创设情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事件、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以此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张爱辉等,2008 )

二.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就有会积极而持久的注意力,从而更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而在诸多学习激发兴趣的方式中,情境的创设最能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但要使情境创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情境创设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在读前活动中它主要的功能就是有效的呈现关键词汇的含义,启发、诱导、激活学生原有的跟阅读主题有关的背景知识或体验,从而为使学生更快速、准确、深刻地理解阅读文章做好铺垫,所以情境创设不要脱离教学内容,漫无边际,而是能帮助达到激趣、引思、入题的目的才可。

2.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要避免主观成人化的倾向,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创设切合他们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情境。现在的青少年对体育新闻、明星娱乐、社会热点、时尚话题格外敏感和关注;另外直观、形象、体验、互动式的情境更易为他们接受,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3.真实性原则

情境是缩小的生活,只有鲜活的,真实的,接近实际生活的情境,才能引发他们的共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任何假、大、空的情境因为学生无法体验肯定不受学生的欢迎。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把校园、社区、网络等发生的事情作为素材,实现课堂与真实生活的超级链接,让学生体验语言“学以致用”的快乐。

4.实效性原则

随着多媒体的普及,情境创设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样,但一味过度创设花哨情境有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过多图片道具,使学生眼花缭乱,这样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出现审美疲劳,同时过多的情境会喧宾夺主,削弱课堂教学主题,所以创设情境要本着实效性的原则,简约适度,恰到好处。

三.情境创设在读前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应用

1.创设想象情境,以情激趣

在阅读教学前,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开发思维,激发其想象力的情境,导入阅读主题,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大胆推测,这样能充分激活自己的思维,对文章进行更有创见地解读。

牛津英语8A Unit4 My cousin and DIY 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自己动手DIY的故事.作为课文导入部分,一方面要尽快切入主题,另一方面要扫除阅读中的生词障碍。如何做到“一石双鸟”呢?笔者尝试了如下步骤:

A.看图猜谜:

展示一些新奇的DIY作品,并问:这是什么?是笔筒、是储物盒、是迷你灯?

(利用学生的好奇和探究心理,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既是游戏,又是学习)

B.见词联想:

由 DIY 你联想到了什么?

(利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联想想象、畅所欲言,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又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了生词,为阅读扫除了障碍。)

C.投石问路:

根据课文插图,问:你脑中一定已经有了个有关于DIY的故事,那这是怎样情节的故事呢?

When (时间)

Where(地点)

Who (人物)

What (事件)

How (经过)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即兴编故事,随后请学生看课文故事,两相对照比较阅读,就显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的导入,达到了激趣、引思、入题的三种目的。)

2.创设视听情境, 优化阅读氛围

具有直观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视频内容是学生阅读前极为有效的输入,不仅能激活相关背景知识,而且能很好地营造和主题有关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不由自主的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教学牛津教材7B Unit6阅读部分Down the rabbit hole 读前活动中,笔者尝试创设了视听情境。《Alice in wonderland》是一部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电影,其中展示了Alice 和同伴们突破重重困难,打破邪恶的一个过程。内容和本课内容非常吻合。在这堂课开始的时候就播放这部电影的节选,同时屏幕下方显示匹配的中英文字幕,随着音乐的流淌和图片的呈现,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带入到短片中的情境中。视听结合,既激发了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兴趣,又引发了学生对本单元主题---户外活动的好奇,亦为课文的学习作好了良好的情绪准备和气氛渲染。在播放完短片之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图片,学习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词汇,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氛围营造之后,接下来的阅读活动非常顺畅,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认真投入地进行阅读活动。

3.利用学生心理,创设竞赛情境

初中学生大多争强好胜,喜欢表现,在英语教学中引入适当的竞赛活动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小组或男女生竞赛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而且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以笔者听过的一堂公开课为例,在牛津英语8A Unit5 The story of Xiwang阅读读前,开课教师通过另一种方式即猜谜竞赛游戏导入话题,让学生提前热身投入到阅读课中。游戏是猜测动物的名称:

1.have a pocket, can jump far, live in Australia

2.strong, good at hunting animals, have yellow fur

3.clever, swim fast, live in the water

4.big and strong, have brown fur, can climb trees.

5.small, a long soft tail, like eating nuts

6.black and white, like eating bamboo shoots

因为是第一课时学过的内容,大多数同学掌握了相关的词汇,现又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出现,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了出来,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

在学生积极抢答之后,教师趁热打铁,说要加大竞赛的难度系数,投影呈现如下表格,要学生继续抢答,其目的是更多的激活学生脑海中已有的有关熊猫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把自己原有的知识与阅读中将要出现的新知识相结合,为阅读课文内容做很好的铺垫。

appearance

ability

character

food

danger

4. 关注热点话题,创设讨论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立足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教师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创设讨论的情境,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去实现灵感的激发和信息的交流,从而激活和充实学生的背景知识经验,促进后续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如在学习9A UNIT6 Saturday’s TV Programmes 阅读课读前活动中,笔者让学生与组内成员交流讨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以及喜欢的理由。在学生自由讨论时,笔者在教室巡视,听到了很多具有个性的语句及观点。

S1: I like sports best. Because I am a football fan. I'm interested in watching football matches.

S2: I like cartoons. They can help me relax after a day's study

S3: I like animal world . It takes a close look at the animals in the wild.

S4: I like movies especially horror films. They are usually full of horror and mystery.

S5: Entertainment is my favourite. It includes many reports about many famous singers and actors .I want to know their recent work . Also I can send text messages to support my favourite singers.

学生们一个个眉飞色舞,兴致盎然,课文要接触的生词在讨论期间不由自主的蹦了出来,而且通过各抒己见,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交流还实现了情感的互动。

5.与生活链接,创设交际情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手段。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找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交集点,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场景,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交流搭建平台。

在牛津英语9A Unit3 What should I do?读前活动中,笔者就创设了这样的交际情境。首先投影呈现笔者正托腮苦恼的样子,然后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照片,与学生拉家常般娓娓道来苦恼的原因:

Firstly, every day I have so many exercises to mark that I can’t find any time to relax myself. And when I go back home from work, I don’t have enough spare time to communicate with my family members because it's very late.

Secondly ,I live far away from my parents. So when I am in trouble, I can’t think of anyone to talk to. Also, I feel lonely at times.

Thirdly. I work hard to make my students learn better. But it’s always careless of them to make many silly mistakes .It seems that it’s very difficult for them to get high marks in English tests.

I have so many problems, what about you ?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You may have a chat with your classmates.

这既是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真实互动交流的好机会,在阅读前创设这样的交际情境既导入了课文主题,又增进了师生间了解,拉近了彼此情感的距离。

四.读前活动中情境创设要注意的事项

1.Pre-reading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但不是阅读主体。它是为阅读活动作准备、作铺垫,能够切入主题,唤起阅读欲望是主要目的,所以它应该像锋头那样短小、精彩。教师不要本末倒置,否则再华丽的读前导入活动也只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2012 葛文山)

2.教师在情境创设时可以结合阅读文章的不同的题材和体裁,注意呈现手段的多样化,避免简单乏味,千篇一律。比如说明性质的文章,可以借助实物演示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而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借助简笔画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3.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情境创设时要多以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角色体验等方式,重视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体验和参与,这样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为了更好的创设情境,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时尚话题、生活热点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件要多关注,平时注意捕捉、收集这些文字、图片或是音像等素材,这样创设情境时才会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不至有时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窘境。

五 结束语

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是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及阅读认知规律而创设的,它能使学生的视野和思想不再禁锢于教材和教室。而且良好的情境创设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境,从而提高阅读的效能,真正实现“悦”读。(责任编辑:张红梅)

参考文献:

1.梁巍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方式[J],中小学外语教学,(9)2011

2.王媛,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 [J],中小学外语教学,(8)2009

3.张爱辉,王淑萍,刘焕朝,英语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J]. 教学与管理,(4)2008

4.葛文山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J] 中小学外语教学 1: 2012

5.吴海鹰 精心创设情境 优化阅读教学[J] 中小学外语教学(9) 2011

6.徐妍 谈怎样阅读选材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兴趣2009